滑坡效應(Slippery Slope Effect)
滑坡效應意指的是一旦開始便難以阻止或駕馭的一系列事件或過程,通常這也會導致更糟糕、更困難的結果下場,對此,滑坡效應就像是從一個斜坡上滑下來,如果慢慢地從斜坡上滑下來,可能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如果從高處一下子就跳到低處的話,則會明顯感覺到身體不適,以此觀之,滑坡效應也如同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如果將青蛙放進熱水中,那麼,青蛙會一下子跳出來,如果是把青蛙放進冷水中緩慢加熱的話,青蛙則會被煮熟,好比青蛙一樣,人們也經常不會去注意到不符合倫理規範行為的緩慢變化。
至於,導致出現這種無意識的判斷偏差的原因有三:(一)倫理麻木:重覆的行為會導致心理麻木,當重覆面對倫理困境時,也會產生倫理麻木,亦即,重覆經歷了同樣的倫理困境後,再次遇到同樣的問題,就變得不再敏感,也就不會發現困境中所涉及的倫理因素,如此一來,行動時就會更草率,其行為也可能更不符合倫理規範;(二)歸納機制:把過去的做法作為評價這次行為的標準,如果過去的行為係符合倫理標準,那麼,與此接近的行為也就被認為符合倫理準則,不過,只要每次行為偏離倫理準則的程度充分的小,那麼,經過一系列的漸變之後,這些符合倫理規範的行為就會變得不再符合倫理規範,而仍被認為不存在倫理問題;(三)參照點變化:對於同樣的倫理行為,如果以不道德的行為作為倫理判斷的參照點,人們會認為不符合倫理規範的程度比較輕,而如果係以道德行為作為參照點,則會認為不符合倫理規範的程度比較重,對此,人們通常會以最近的一次倫理判斷作為參照點,或者以企業的倫理準則作為參照點,依照的參照點不同,對他人行為的倫理判斷就會不同,而當倫理行為慢慢發展成不符合倫理規範的行為時,往往會出現倫理判斷偏差,當不符合倫理規範的行為緩慢變化時,參照點也會跟著發生變化,換言之,只要是這一次的行為偏離上一次的行為不是太遠,就會被認為符合倫理規範,而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漸變之後,就會出現所謂的滑坡效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MBA智庫百科
延伸概念:勞基法、溫水煮青蛙、認知基模
(本則小百科係由郭嘉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