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錨定效應又叫沉錨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行為的心理學名詞,最早係由著名認知心理學者Amos Tversky與經濟學大師Daniel Kahneman在1974年通過實驗進行觀察來進一步證明,並以加以理論化。
錨定(anchoring)指的是人們傾向於把對將來的估計和已採用過的估計關聯起來,同時易受到他人建議的影響,亦即,當人們對某件事的好壞做估測的時候,其實並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好與壞,一切都是相對的,關鍵在於端看你是如何定位基點,對此,基點定位就像一只錨一樣,它定了,評價體系也就定了,好壞也就跟著評定出來了,也就是說,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會過度偏重最早取得的第一筆資訊(稱為錨點),即使這個資訊與這項決定明顯無關,但是,在進行決策時,傾向於利用最早取得的片斷資訊,以快速做出決定,在接下來的決定中,再用第一個決定為基準點,逐步修正。冀此,人類容易過度地利用第一個錨點,來對其它資訊與決定做出詮釋,特別是當第一個參考用的錨點與實際上的事實之間的有很大出入,就會造成偏誤。
比如:醫生在估計病人因極度失望而導致自殺可能性時,常常容易想起病人自殺的偶然性事件,這時,如果進行代表性的經濟判斷,則可能會誇大極度失望病人將行自殺的概率,抑或是曾經政府以補助企業22K聘用年輕人的「德政」一樣,造成就業市場的價格崩壞,以至於對青年就業起薪形成所謂的「錨定效應」,換句話說,原本是底限,卻成了起薪無法超越的高標,22K成這代年輕人的低薪噩夢,至今縈繞不去,這就是人們在判斷中存在的錨定效應。
事實上,許多金融和經濟現象也都受錨定效應的影響,像是股票當前價格的確定,就會受到過去價格影響而呈現出來錨定效應,畢竟,證券市場股票的價值是不明確的,人們很難知道它們的真實價值,而在沒有更多的信息時,過去的價格(或是其它的可比價格)就可能是現在價格的重要決定因素,通過錨定過去的價格來確定當前的價格。一般而言,“錨”只要受到人們的注意,那麼,無論其數據是否誇張、前例是否有實際參考效用、或對決策者是否有提醒或獎勵,該錨定效應都會起作用。
資料來源:智庫百科
延伸概念:錨點、22K、無知之幕
(本則小百科係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