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99%b3%e7%b7%af%e5%a8%9f%e8%a6%aa%e5%b1%ac%e6%96%b9%e6%a1%88%e5%af%a6%e7%bf%92%e7%94%9f

實習生: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第A5030期  陳緯娟

實習期間:2016-05-17~2016-09-15 (親屬安置方案)

實習心得

轉眼間到了實習結束時刻,很感謝晴天讓我來實習,打開我對社工的眼界,特別是實習過程裡,遇到不懂事物,督導與社工願意耐心地替我解答,也提供我更多的相關資料,讓我備感溫暖。

我的實習是晴天的新方案為服務整個親屬家庭,提供家庭的親職示範,讓案主與親屬有好的關係聯繫,也因為個案年齡的屬性差異,親屬社工需具備親子教養及孩童發展專業知能,才能給案家好的服務或是資源連結的喘息服務,以讓案家減輕生活上的壓力等,不過,有時候也會遇到瓶頸、盲點,而也不知怎麼評估處遇,甚至自我價值產生矛盾、衝突,不過,我觀察到晴天社工體系的督導資源有其作用,能適時給予教育、情緒支持,協助社工員能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間的衝突取得平衡,開闊對案主情況了解的角度及工作指引方向,讓社工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也覺得社工是一份偉大的行業,什麼都要會全項十能,須不斷的成長和修正。

一開始懵懂跟著社工去訪視,不知道訪視需注意的事項,只知道需完成社工交辦的事務和觀察社工如何與案家溝通,等到自己自行訪視,體認與案家聯繫及訪視前的準備,釐清訪視目的是什麼。第一次單獨去訪視時,帶著緊張的心情,與案主互動見面是熱情,但是,案童對於我所準備的活動似乎毫無興趣時,這表示自己還未抓到案主喜歡的活動,只好應變能力轉換另種備案活動與案主玩,過程之中,也重新思考自己太過於目標性,希望能完成我所預期,發現到案主對情緒圖像有辨識能力,這算是第一次訪視的收穫吧。

進行第二次訪視前,思考著要帶什麼樣的設計活動,以提升案主的學習動機,後來決定用畫畫及手做勞作,但是,在過程裡讓我看到了案主的情緒展現,對於第一次與案主互動加上這次的互動,觀察到案主對於『學習』本身是有抗拒的,這可能是過往經驗少有人好好地教導案主學習,或是當遇到困難時經常會有人加以協助幫忙完成,所以每次的新發現,也讓我重新思考如何與案主互動,讓我學到不管做多充足的準備,無法完全預測案主會照你的期待走,但是,總是給你新的發現火花產生。

有機會參加兒童支持團體,工作分配是觀察紀錄者及參與團體,老師的領導風格是薩提爾成長模式(Satir Growth Model),以關懷和正向導向的理念帶團體,並沒有明確的團體規範,但以不傷害他人為原則,讓成員自在於團體間的互動,上課過程中,少數成員對課程的反應不高但仍可完成,或有一成員並不想完成勞作,老師應許他目前的狀態,並私下聊孩子喜歡的東西;而害羞於課堂上發表的成員,須特別引導以鼓勵多些表達,甚而有不受控人際需求高的孩子,需要時時的玩樂,但是,仍須提醒才能配合之,老師慣以一種堅定溫暖的字眼提醒孩子,並用方法來轉移孩子注意力。

事後,與老師、社工和實習生共同討論今天對團體有什麼發現作討論,過程中,每個人踴躍發表自己所觀察及疑惑,老師一一的解答並且給予一定的答案,老師讓我們理解這樣做可以、那樣也行,重點是對成員會有如何的影響以及你做這個目的為何,需考慮清楚。

最後,我覺得社會個案工作是以社工與案主的工作關係為基礎,建立關係其實是社工員如何去理解案主,同時社工如何靠近案主而使案主也願意被社工認識與理解,套句老師說的「個案是不等我們成長」,因此,需要多方嘗試,找到適合個案,顯然,社工也需要有自我察覺的能力,自我檢視是否因本身價值觀與案主互動,而這種帶有情緒或價值的關係互動,我想不只是社工,所有助人工作者都須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