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手捐發票,救救植物人」是創世基金會家喻戶曉的口號,但政府推動電子發票後,創世基金會及伊甸基金會募集實體發票數量均下滑四成,間接影響到兌獎金額,盼政府能夠協助推廣「愛心碼」。

創世基金會板橋院長李培菁感嘆,以前民眾都知道「順手捐發票,救救植物人」,但電子發票推行後,民眾卻不知道該如何捐贈。

創世基金會表示,電子發票上路前,每年最多可募集到一.一億張,現在最多約一年七千兩百萬張,掉了四成。伊甸基金會北區資源中心主任黃雪香也說,過去每年約收到兩百萬張發票,一年可兌獎金兩百八十萬元,電子發票上路後,目前每年約只收到一百一十五萬張發票,一年兌獎金額為一百九十萬元,張數約下滑四成,金額約下滑三成。

對此,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簡任分析師劉醇錕表示,電子發票推行後,當初考量到發票捐贈需求,因此推出聯名捐、愛心碼及消費者登入設定等方式。一○○年前,實體發票的捐贈率不超過三%,但目前電子發票的捐贈率卻有三.二二%,顯示民眾從線上捐出意願更高。

對於大型社福團體發票數下降,劉醇錕分析,推動電子發票搭配千萬獎金,降低民眾捐贈意願;另外,一個發票勸募箱成本約兩千元,以往中小型社福團體負擔大,加上中小型社福團體名氣不大,店家不願協助擺設勸募箱。電子發票上路,中小型社福團體取得愛心碼門檻低,截至今年六月十五日已有九○二家申請,導致大型社福團體發票數下降。(時事新聞來源:自由電子報,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