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李秀珍

實習期間:2016-07-03~2016-09-04

實習心得

回顧自己的學習及經歷,都是在商業模式中打轉,自從104年開始進入社工學分班學習,社交圈漸漸開始加入有”社會工作”類型的朋友,也開始認識社會工作的生態。直到105年七月,來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在桃園市八德區承接的八德親子館,更是大開眼界。

由於自己是從學科開始進入社工領域,因緣際會之下從最軟性的親子館開始見習,初次來到工作現場,只能帶著自己的認知與過去在親子館擔任過志工的經驗來看待,這看似熟悉但又陌生的氛圍,幸好有督導與親子館老師們的協助陪伴之下,漸漸明朗,也快速地找到自己學習的方向及目標。

晴天的團隊實力堅強,所以我也並不設限在親子館的角色定位,因為每個機會都是學習,而且能在互助合作、相互尊重的場域,所見所聞都是正向積極在為來館的親子做最友善的服務,實習的每一天可說是充實又愉快。

在短短的200小時實習之中,因為有計畫有期待、有不藏私的督導與老師們的陪伴,我與實習夥伴在最短的時間內就進入狀況,也快速地成長。七月開始實習,我們用最短的時間了解親子館的作業方式、所提供的服務範疇;學習老師們在課程上的安排及互動;我們將團體工作的概念融入育兒課程及家長支持團體課程之中,並試著扮演觀察員、co-leader,從不同的角色看見團體工作的微妙效能。在實習期間也恰好遇到機構舉辦大型活動,增加了我們活動辦理的經驗及見識。除此之外,我也有幸參與了親子館例行性的外展服務,這次的體驗讓我感觸良多:

原來在距離八德親子館短短幾公里外的大溪地區資源相對落差好多,當我們的車駛進老舊的街上,我開始想像這裏的人文地產景;當我看見已在大溪家庭服務中心等候已久的親子們,我有一種”我們來遲了”的感覺。回程時相對冷靜時我思考著老師在課堂上所帶給我們的概念:社會工作的重點在於是在解決單一問題到延伸性需求,當我有機會進入情境,又該如何進一步盤整更具體、更完整的處遇,社會工作者所被賦與的責任才不至於流於形式甚至是資源的浪費及不均。

這是我第一階段的社工實習,我知道很多人、事、物、情境之於我都是新鮮新奇,所以總是懷著如履薄冰的心態面對,或許是如此,我順利地克服了許多自己的障礙、學習用更謙卑的態度與親子館內專業的老師們討教,進而看見更多親子館所能發揮的能量。過程中督導也不只一次提醒我們:親子館的業務比較沒有社工領域的元素,然而這也是我必須去思考並調整的。但事實證明:我們收穫滿滿,因為有機會見聞,加上人助自助,實習階段我能將學分班的學習及概念運用在實習之中,這是我非常開心的一部份!

雖然實習時數已完備,但實習時的點點滴滴還是時常浮現我的腦海,因為收穫滿滿,接下來的學習我也能時常將場景套入親子館做思考。我想這是八德親子館督導及所有老師送給我最珍貴的禮物,感謝有您,讓我在社工之路有一個美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