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針對明年(2017年)即將舉辦的世界大學運動,世大運籌委會對外招募所謂的外語志工,並且給予四小時新台幣110元的津貼,對此,民間團體提出該項津貼遠遠低於一天新台幣8,000元的市價行情,並且有假招募志工之名來行節約成本之實的商榷之處。

基本上,該項由政府承辦的大型國際競賽,無論是在人力、物力與財力等等的資源匯集上,是有它力有未逮之虞,就此而言,善於運用社會資源的開發、整合,這也是公民社會一項文明化的進步指標,以此觀之,關涉到外語志工的招募一事,重點就不在於四小時所給予新台幣110元的微薄補貼,而是該項隱含彰顯國家形象的世界舞台展現,何以未能集氣於某種理念認同而來的社會從眾行為;連帶地,分門別類的志工組成,也就不在於單獨鎖定外語領域的專業性質,而是要還原回到從志願服務到志工角色的概念釐清?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點明出來一方面用以對比於外語翻譯的市場價格,是有過度窄化志願服務之嫌,至於,將政府主辦活動的志工招募,嫁接在宗教團體的志工付出,這一點起心轉念的動機詮釋,也是有待進一步的廓清,畢竟,這當中所糾結的會是從公共場域到私人事務以及從世俗範疇到神聖領域的分殊差異探究,尤有進者,將志願服務與志工人力概括化於一般性質的綜融論述,更有將複雜議題予以單一切割化之嫌。

基本上,所謂的志願服務已經在當代的台灣地區,蛻變成為一項兼具集體意義的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只不過,關乎到人力、物力或財力的招募一事上,民間部門遠遠勝過於政府公家機關以及宗教領域超出甚多於非宗教範疇,此一不爭事實,何嘗不是點明了議題現象的癥結點,斷然不在於活動規模的大小或能見度,而是要如何契合於無怨無悔以投入志願服務的認知基模,是否已然內化成為心靈結構的一部分,這其中包括有諸如利他、意識型態、利己、實質回饋、資格取得、社會資本、打發時間或個人成長等等志工個體層次的動機發想以及關聯到社會連帶、社會公益和社會共好的運用單位集體層次。

最後,志願服務生態系絡的分析架構解讀,亦有進行通盤檢討的必要,這其中含蓋有志願服務(Voluntary service)屬性特徵的「核心系統」;接受服務的標地對象(Target population)、志工(Volunteer)、機構(Group)所構成的「微觀系統」;各種運作型態以及強弱不等之聯結關係的「中觀系統」;以及攸關到政治、經濟、社會、法律、文化與宗教等等外部環境條件的「鉅觀系統」等四種不同層級的次系統討論,就此而言,世大運籌委會招募志工所引發的批判性反思,理應是要擴及到以下諸多志願服務的『黑天鵝』爬梳,這其中包括:

(一)志願服務之從利己、利人到利社會的迷思與弔詭?
(二)志願服務之於神秘vs.除魅的迷思與弔詭?
(三)志願服務只有服務沒有學習的迷思與弔詭?
(四)志願服務既是關懷也是在意之『Care』的迷思與弔詭?
(五)志願服務既是成本也是代價之『Cost』的迷思與弔詭?
(六)志願服務之於菜鳥社工vs.資深志工的迷思與弔詭?
(七)志工培訓之於形式意義vs.實質效益的迷思與弔詭?
(八)志願服務之於新歡vs.舊愛的迷思與弔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