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根據國健署最新公布的統計顯示:去年(2015年)全台有3,230名未滿20歲的青少女當媽,約占出生通報新生兒數的1.49%,令人驚訝的是,這當中未滿15歲就懷孕生子有49人,而年紀最小的竟然只有12歲,顯然,相與衍生的結構性意含,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基本上,該項的統計資料比較是屬於一般性質的整體圖像,至於,更為精緻的細部描繪,則是有待嫁接在其它變項而來的深層探究,這是因為:首先,為數高達三千多名的未成年媽媽,此一標地群體的本身,就有它進行分類分級論述研議的必要,畢竟,從12歲到未滿20歲,關乎到的是含蓋認知、生理、心理、性與社會等等不同層面的認知態度,就此而言,問題的關注點就不全然只是聚焦在12歲小六生就當娘這一件事的匪夷所思,而是懷孕行徑的背後究竟還有那些的考察線索,藉以針砭小媽媽生產事實,所招致原有認知基模的翻轉,比如說:扣緊司法範疇的論述焦點,那麼,小媽媽生產是否意指某種兩情相悅的『兩小無猜條款』抑或是罪加一等的施暴性侵?再則,即使2015的數值已較2004年未滿20歲青少女生育的7,516名新生兒人數大幅下降,但是,每日約莫仍然有8.8名的新生兒是由小媽媽所產下,而此一身心條件的相對羸弱事實,這使得未成年產子一事,在諸如死產、早產或是新生兒體重過輕等等的客觀現象,招致對於婦孺兩造的多重戕害。

至於,回應20歲以下不同的年齡層分布,那麼,這其中19歲生產的有1,443人、18歲有878人、17歲有499人、16歲有270人以及15歲有91人,雖然還是吻合應該要有的演進趨勢,但是,小媽媽過於稚齡化的突兀情形,是否也指涉出來當前新生世代之於兩性交往互動上,從自我保護、衛教充權、生命教育到法治常識,均有它積極以對的策進作為?連帶地,懷孕產子的單一生命事件(life event),拉扯出來的又豈只是小媽媽的單方一造,換言之,在這裡的論述針砭實則有必要進一步地擴及到更為廣裘的綜融界面上,藉此讓原本是要給於祝福的人生重要轉折點「生產」這一件事,多些預防介入或停損設置的認知轉換,這是因為:從不知、未知到無知性行為防範的人生情事;從懷孕的女生到相對人男生不同的人身遭遇;從受孕之前、懷孕之中到分娩之後的身心處境;從小媽媽、小爸爸到非自願性的另類成家;從親自照顧、隔代照顧到收出養父母照顧的嬰兒權益;以迄於從醫療、教育、司法、勞動到其它的生活議題,在在彰顯出來,關乎到未成年生產一事,是要有從女性化、去性別化到超越性別化而來的整體性關照。

總之,回應於主流社會所被期許的『婚-生-教-養-衛』,那麼,關涉到小媽媽生產一事,既可能是奉子成婚的直接跳躍,也會是相與切割逕自收出養的無緣連帶,至於,在不適當的時間點以履行該項的人生責任,此一早熟但卻未臻成熟的心靈結構(mind structure),多少也預伏了某種從個人、親代到家庭的發展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