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或App繳款 看病住院不用再付現

不少民眾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到醫院看病、住院繳費,必須帶著一大筆現金付款,既怕被偷或被搶,一不留意還有可能掉錢。也有民眾直接在醫院的ATM領錢,不過跨行提款每次最高限額只有2萬元,讓病患或是心急的家屬,感到非常不方便。

聯合信用卡中心在今年2月宣布,今年起全面推動「公立醫療院所信用卡繳費平台」,增加公立醫療院所及國營事業,讓民眾去醫院看病,可刷信用卡付醫藥費。目前有17家公立醫療院所導入此項便民服務,其中6家已上線。

三總可「嗶」悠遊卡 3秒付費更省時

三軍總醫院也宣布與悠遊卡公司合作,只要3至5秒鐘即可繳清門、急診費用,對於每天平均湧入五千名病患的三總,能夠節省不少時間。台北榮總從今天起也推出用信用卡支付醫療費,下一步將推出手機App繳費服務。還有Visa與私立醫療院所合作的手機支付服務「醫指付」,也將於4月上線。也就是說,未來民眾不論在公立或私立醫院都能刷卡,不須再為「現金」煩惱。

小額嗶卡大額刷卡 聰明繳款更省事

醫院電子支付方式愈來愈多元,民眾還可選擇個人方便的繳費方式,建議小額門診費用使用悠遊卡、金融卡或現金,可以省下手續費;金額較大的住院醫療費使用信用卡結帳,減少提領風險。善用各種塑膠貨幣,才是最聰明的消費方式。

大醫院設VIP自費門診 引特權爭議

受限健保總額支付制度,衛生署設定醫院門診急診掛號費上限。各大醫院為了另闢醫療財源,近年來陸續開設VIP門診,願意多付費的民眾,除了可擁有貴賓等級服務,也可以指定名醫看診。不過這類門診都是自費,看一次病收費起碼千元起跳。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台灣醫療發展呈現M型化、兩極化,這並非好現象。不管健保好不好,名醫都應該共同承擔責任,現在卻以最貴自費「回饋」給病人。「如果依照這種,未來看病,費用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也表示,高檔自費門診就是服務金字塔頂端的人,但「不是高價自費就比較好」,有些很好的健保診所,也可以提供優質的服務。醫改會也提醒民眾,不必有「高價就是好」的迷思。

(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