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
人口紅利這個理論是在1998年,首次由哈佛大學教授David E. Bloom與Jeffrey G. Williamson所提出的,他們認為1965年至1990年東亞經濟四小龍的經濟增長(以人均收入衡量)中有絕大部份要歸功於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人口紅利。冀此,依人口結構而將人口按年齡區分為0-14歲的「幼年人口」、15-64歲的「經濟勞動力人口」以及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而從這三個年齡群比例的變化,即可看出一個國家的人口結構以及經濟發展所需的人力資源。
通常係以扶養比(計算公式為:(14歲及以下「幼年人口」 + 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 (15歲-64歲「經濟勞動力人口」))為50%以下來定義,也就是「經濟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至少66.7%(亦即依賴人口低於33.3%)的階段,就此而言,台灣一地約莫是在1990至2027年的時期,稱之為『人口紅利期』,或稱1990年開啟了『人口紅利視窗』,而將於2027年關閉。
當扶養比小於或等於50%時為人口紅利期,扶養比超過60%時為人口負債期,數值愈高則代表負擔愈重,在經濟學上,人口紅利是因為勞動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所伴隨的經濟成長效應,它通常發生在人口過渡時期(Demographic transition)晚期,此時因為生育率下降且老年人口比率未達高水平之前,勞動人口必須扶養幼齡及老年人口的比率較小的狀態,以至於形成了一個勞動總人口數較多並且有利於國家經濟發展的黃金期。1950年代的台灣,扶養比接近1,也就是一位工作年齡人口養將近一位依賴人口,負擔是相當重,其中的扶幼比更是遠超過扶老比,因當時老化指數曾高達18比1,一直到1970年來仍然處於居高的扶養比狀態,當時台灣卻能有高度與持續的經濟發展,無怪乎,世人慣以經濟奇蹟稱之!
但是,目前台灣存在的卻是少子高齡化的隱憂,2016年扶養比已呈現36.1%,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16年發布人口推估2016年至2061年報告,因為婦女生育率的長期下降,台灣人口零成長時間點預估發生在2021年至2025年,15到64歲青壯年人口(經濟勞動力人口)已於2015年達到最高峰,2016年起將開始減少並朝向高齡化發展,65歲以上老年人口於2017年2月正式超越幼年人口,至2061年老化指數將達406.9%,扶養比將大幅增加至94.2%,也就是說,2016年約每5.6個青壯年人口扶養1位老年人口,至2061年將變為每1.3個青壯年人口扶養1位老年人口,台灣主要人口將集中在60歲以上,勞動人口扶養的負擔比重加劇,台灣的就業市場人口將嚴重缺乏,經濟發展將陷入衰退期。
參考資料:薛承泰( 2012)。黃金十年的解讀。
延伸概念:扶幼比、扶老比、扶養比
(本則小百科係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