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閉合的需求(The Need of Cognitive Closure)
認知閉合的需求是馬里蘭大學社會心理學家Arie Kruglanski (庫魯格蘭斯基)於1993年所提出的概念,它表達的是“個人在應對不確定的情境時,對於確定性答案的強烈願望”,對此,研究顯示:當人們在感受到危險時,尤其是感受到外部威脅的存在時,認知閉合的需求會顯著上升,並且會引起我們認知的閉合,事實上,即使僅僅是想像中的危險,也會引起人們強烈的情緒和認知閉合的需要。2010年的實驗發現,當參與者僅僅是觀看了7分鐘討論紐約911恐攻的幻燈片,回想起911的災難場景時,也會使他們在後來處理工作時,不願意承受等待的狀態,只想盡快結束它。
對此,在理論和實證的基礎上,Kruglanski認為認知閉合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獲取(seize):我們會拼命搜尋所有能夠獲得的信息,不惜一切地加以核實和確認,希望能夠獲得一個確定的答案;第二個階段則是凝固(freeze):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我們獲得確定的答案,我們就開始刻意地不去想它,想要保護這種閉合的狀態,而在這個階段,我們往往僅憑直覺做出判斷。最終,認知閉合容易使我們以簡單的認知結構去快速處理信息、做出決定,這往往也會放棄理性的思考,做出那些自己認為是最容易做到、最能預料到結果的選擇。
典型的兩種選擇就是迴避和主動選擇壞的結果,首先,面對不確定感,我們可能會選擇迴避(avoidance),因為什麼都不做,意味著一切可能的後果都不會發生。例如:明明想要告訴對方一些事情,但是,害怕對方不會同意,寧願不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和要求;對現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不滿意,但是,想到辭職可能要面對的風險,依然選擇不改變;在親密關系中被虐待、長期感到痛苦,但是,你不知道提出分手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所以一直待在這段關係的糾葛裡;以及我們所說的“拖延癥”,有時候也源於對不確定感的回避,因為害怕自己做不好,所以一直拖延著不去做它。
此外,另一個經常出現的極端情形就是,為了追求一個確定的答案,我們寧願提前選擇一個壞的答案,而不是繼續痛苦地等待下去,例如: 給暗戀的人發出短信後,不知道對方會不會回應,幹脆刪除對方的信件;一場比賽進行到最後,因為不堪壓力而選擇提前退出;以及永遠只能主動追求對方,要求對方第一時間給出確定的答案,而無法接受慢慢發展,若即若離的過程。
總之, Kruglanski提出了認知閉合的需求概念,他認為人類在做決定的過程中,有時候會為了尋求「確定感」,而停止訊息的蒐集與分析,為了掌握明確的知識,你會覺得必須停止處理太多的資訊,不再想聽各類的看法和意見,只想專注在你所認為的「真相」上,「認知閉合」絕對是必要的,但是,卻有可能會造成極端的危險。
至於,我們為什麼會這麼渴求確定感呢?事實上,人類如果沒有確定感就無法運作,那麼,人生將會是由一連串無窮盡的決定所組成的,對此,通過馬路、在餐廳點餐、決定要讀那一所大學,通常我們必須思考並快速行動,做決定的時刻,只在一瞬之間,以此觀之,「認知閉合」的那一刻,就是你認為訊息已經蒐集足夠,也準備好做出決定,但是,我們做決定及處理訊息的方式,在某些狀況下會有很大的改變。在不確定感極大的時刻,每個人對於「認知閉合」的需求就會大幅度提高,你會感覺必須快一點達到確定感,因此,Kruglanski認為,認知閉合的需求會欺騙你的大腦,即使尚未仔細檢視證據,你會以為已經掌握事實。
最後,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與混亂的時代,一切也都被媒體放大,我們眼看著因為這些事件的發生而感到害怕,因此,脫離的方法就是抓住承諾「簡單與確定」的意識形態,對此,認知閉合後的狀態下,自由主義者的容忍度也可能降低;連帶地,兩極化、對立化,都屬於同樣類型的心理徵狀,既沒有模糊地帶,也不複雜。准此,尋求「確定感」也因此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特別是當你擱置他人的觀點,忽略了做出好決定所必需的關鍵訊息,換言之,對於我們的自以為是的觀念,應該是要保持質疑,否則,就會墜入萬丈深淵。
資料來源:
哥穀穀-〈面對未知,如何能夠免於恐懼?〉 http://www.gegugu.com/2015/12/20/7176.html#jtss-fb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https://www.facebook.com/SisyWorldNews/home
中時電子報(國際版)-治無關真相 感覺最重要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102003341-260408
延伸概念:確定感、真相、認知基模
(本則小百科係由公維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