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批判理論一詞是德國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學者Max Horkheimer(霍克海默)於1937年首次提出,雖然是發軔於二十世紀的30年代,但是,60年代隨歐、美的新左派青年學生運動而盛極一時,70年代起影響力稍減,不過,迄今仍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此理論之出發點基於「一個更好的社會」的想法,並以批判的態度對待社會,繼承了關於人與社會的一些觀念(如自主、負責、理性、自由等)以及批判的精神,除此之外,也從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黑格爾)的辯證法繼承一種廣泛綜合的精神,以及對社會變遷和對歷史的深切期待,並且借KarlMarx(馬克思)的異化(alienation)與Lukács György(盧卡奇)的物化(reification)等概念,融入Sigmund Freud(佛洛依德)的學說,從而建構批判理論,也稱作新馬克思主義(New Marxism)。
早期的批判因整個世界局勢在戰後新野蠻狀態的反省,考察的焦點在於啟蒙運動以來所謂現代化的偏枯發展,特別是啟蒙的控制欲望導向整個社會的病理式發展,以致於早期的批判是一種對社會造成物化、偏枯化、理性之控制橫行的一種反省,對此,該理論的關懷旨趣乃是在揭露資本主義社會複製階級不平等的現象,並基於人文主義的立場,期以集體實踐的力量改變結構上的不平等,也是對資本主義的社會現狀及其意識型態持否定、批判的態度,因此,其批判就不僅指涉主體批判,同時也包括社會批判、知識批判和科學批判,俾以導向合理的社會實踐,以此觀之,批判的目的乃是在於揭露啟蒙運動以來,理性偏狹發展下種種的社會弊端,進而喚醒民智獲得覺察,掙脫意識形態之宰制,進行人文主義的心理分析。
此外,批判理論可說是受到後現代以及後結構理論的形塑影響,關切的主題涉及到私領域與公領域內的認同問題,尤其是這兩個領域之間的認同不協調問題,特別是關於形成認同的過程;另外一個聚焦點則是關於文化機構(包括媒體、宗教、科學與學術成果)如何被使用以形塑認同以及探究在一個文化裡有那些東西是真實、正常或可被接受的,並且是將特權給了某些人,進而邊緣化或否定其他的人,對此,批判理論會去注意造成這些特權與邊緣化過程的運作機制,並且去思考對抗這些機制的政治行動可能。換言之,批判理論就是希望透過事實或實現的批判與否定,來喚醒或轉變群眾的意識,亦即,希望社會理論者的分析、診斷,能被夠群眾所採用,用以破除他們的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從而喚起群眾自發性的行動以進行社會現狀的改革,藉此邁向合理且有秩序的新社會。
資料來源:余豪傑(2016)。「由批判理論觀點論教育理論與實踐之關係」,台灣
教育評論月刊,5(6):245-261。
延伸性概念:啟蒙運動、人文主義、法蘭克福學派
(本則小百科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