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反應理論 (Reader Response Theory)
「讀者反應理論」意指文學並非被侷限於文本之中,而是必須藉由讀者的閱讀才可實現的一種過程,對此,文學批評家開始將其批評的注意力,從作品本身轉至讀者和其反應之上。1983年,讀者反應論鼻祖Louise Rosenblatt(露意絲‧羅森布雷特),寫了一本讀者反應論經典之作—<文學即探索>(Litereature as Exploration ),主張一件文學作品的意義並非一個獨立自主的事件,而是產生於讀者與作品相互傳播交流的過程,作品未經讀者想像力的重新建築和體驗,只是一堆字,而不是真正的美學客體,讀者的投入應該被重視,藉以力圖挽回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以及拯救學生只重作品分析而漠視讀者反應的積弊。
基本上,讀者反應論重視讀者對於作品產生的反應,並且充分賦予讀者主動建構意義,而非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作品傳遞的訊息,畢竟,在閱讀作品時,讀者本身的理解是不盡相同的,它會因為讀者的個人因素比如說認知程度、想像力、性別、過去的閱讀經驗等,除此之外,像是閱讀中團體的氣氛是否和諧,分享心得的方式是否自由、多樣等,也都會影響到讀者對作品的反應,所以,在閱讀的歷程中,係由閱讀者意識到個人經驗及作品本身的特質,經由不斷地互動,讀者當可主動構築作品的意義。
冀此,讀者反應理論認為閱讀活動是建構性的,因此也產生出以下的幾點假定:(一)閱讀時,讀者是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二)意義並非存在於文章本身,相反的,意義是存在於讀者的心靈中,是讀者與文章交感的結果;(三)讀者的理解是有差異的,因為他們在文化上和個體上都是獨特的。
總之,讀者反應論是目前文學理論重視的議題,這也使得對於文學的研究,已經是從以往從研究作者、作品轉而將重點擺在讀者身上,重視讀者主動建構作品的意義,而非被動接收讀本的一切訊息,因此,讀者對於文學的反應,除了融入(engagement)、描述(description)、解釋(interpretation)、評價(evaluation),還應該包括有共鳴(evocation)、反應(respone)、反省(reflection)。簡而言之,讀者反應論即在反應讀者閱讀文學作品時,其對作品的反應包含對作品本身的想法,而此聯想到讀者本身的生活經驗等,進而融入故事中以引起共鳴,連帶而來是讀者會將其實際的生活經驗對照於文學作品的價值觀,加以覺察反思。
資料來源:葉巧晶(2008)。<讀者反應論與兒童圖畫書詮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碩士論文。
延伸概念:接受美學、作品、共鳴
(本則小百科係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