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典範轉移一詞最早出現於1962年Thomas Samuel Kuhn(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書裡,相與延伸出來的論述重點,包括有:在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這個階段,科學家有共同的語言和高度的共識,他們共享一套完備的理論,稱之為典範(paradigm),而科學的工作便是要以這套理論來解自然之謎,只不過,每一套典範總會有面臨危機的時候,會有碰到它無法處理的異例產生,以至於典範的基本假設會受到挑戰,此時,科學家就要從頭開始,重新拼湊出一個新典範,以解決先前無能為力的問題,這個階段就是科學革命。
至於,科學革命過後,新典範提供了新的共同語言與觀點,讓科學活動再次回復到由典範支配研究方向的常態科學時期,以此觀之,科學的進展就是在於常態科學之間的典範替代,而這個動態的歷程就稱為典範轉移,事實上,由於典範是由理論體系、研究方法和哲學觀點所構成,因此,典範的轉移不僅會引起科學理論體系的變革,並且也使得認識論和方法論出現重大的變革,僅以社會福利為例,傳統的凱因斯式福利國家(Keynesian welfare state),期望大有為的政府,透過國家干預及公共支出,以提供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然而,1970年的石油危機和經濟全球化現象,導致政府無力負擔高額的社會福利支出,這使得凱因斯式福利國家面臨各種挑戰,須轉型以回應後工業化社會所帶來的諸多發展危機,此即進入孔恩所言的科學革命階段。
資料來源: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孔恩的科學革命>
延伸概念:典範、常態科學、凱因斯式福利國家
(本則小百科由貓頭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