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因應於長照計畫2.0的策進作為,主管機關的衛生福利部不斷地進行說貼性質的機會教育,至於,觀念充權的相關宣導措施,卻也引來規範與工具、應然和實然以及理想和實務之間可能貫通或落差的延伸性思考。

話說在一場記者會的引言說明裡,提及到一項範例的可能表率:"舉例:住在公寓四樓的老太太需要口腔復健,卻因為跌斷腿無法下樓,透過交通巴士,專門到她家接送,不僅能去口腔復健,也能到附近長照站參與老人共餐,並申請居家打掃等服務,「老太太不會因為跌斷腿,就讓生活變黑白」。",針對此一個案而來的相關研討包括有生態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資源盤點、主題聚焦、處遇計畫、供需媒合、服務輸送、績效管理以及專業責信的整體性思辨;連帶地,各種的衍生發想包括有:

首先,如何讓老太太得以順利安全下樓?究竟是集合式大樓的電梯接送,抑或是老舊公寓的人力背扶或爬梯機的租借使用,對此,不同居住條件的物理環境,所隱含的就不單單只是成本結構的支付換算,而是直指可能特定事故的人身風險及其配套的避險機制,究竟是要如何因應於家屬、業者和政府等等多方的共責和究責?其次,想方設法地將老太太送到樓下的接踵難題,則是交通載具的媒合與輸送,一方面倘若是熱門時段的接送服務,那麼,無論是資格優先與否的預約接送,現行的復康或長照小巴,訴諸於車種數量或服務品質的不同構面,都有它制度運作失能或失靈的結構性檢討,因此,像是接送發生意外抑或是叫不到車而來的需求回應運輸系統(Demand Respo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簡稱為DRTS)等等的配套措施,理應要有標準作業流程的建制化設計。

再則,最為棘手之處乃是啟動居家護理或居家復健等等長照服務項目之際,相與牽動的權利義務關係,是否已然廓清,使其獲致整全、複合或簡易的各項需求滿足,畢竟,一方面這些到宅性質的醫護服務,要不是有其鄰近醫院範圍的可及性考量,便是費用給付的支出負擔壓力,連帶而來的是包括衛教訓練在內的出院準備計畫,更是點明出來在家老化的居家照顧,理當要通盤檢討包括當事者、主照者、家庭支持網絡、長照服務體系等所構築的協力關係?否則,任何走動式的長照服務或到宅醫護,所要被彰顯出來的就不只是社會認可的某種道德性想像,而是充斥身心狀況、支付能力、成本結構以及社會代價的多方拉扯,最後,當窮人或病人只剩下唯一想要捍衛的尊嚴,那麼,誰要讓醫護人員來到家裡,以窺探我家狹窄、簡陋與殘破的諸多不堪。

總之,樂於看到主事者勇於任事的積極作為,但是,長照的變革工作乃一項茲事體大的社會改造工程,需要有戰略與戰術的並進思考,特別是胸襟、視野與膽識等等無形黑天鵝及其可能招致產生黑天鵝事件的衝擊影響(Black Swan Effect)?